2017年7月21日至23日,第四届智能数字油田开放论坛暨iDOF2017年会成功在我校举行。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王玲教授主持活动,胜利油田的梁党卫先生,王权先生以及常天旭先生,方磊先生,北京科奥德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朱开云先生,中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的孙旭东先生,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王学军先生以及远道而来的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的教授们和我校闵帆教授分别围绕主题作出报告。
王玲副校长首先隆重的向大家介绍与会的嘉宾,并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欢迎。然后王玲副校长介绍到,现在能源大数据与油气工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目标,但是面临着很多努力,很多投入,很有实际战略意义,但是收效不名校的窘境。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校积极承办此次智能数字油田开放论坛暨iDOF2017年会活动,并商定论坛主题为“能源大数据与油气工业4.0”。
年会现场
7月22日上午,在开幕式结束以后,首先由胜利油田的梁党卫先生和王权先生分别介绍了胜利油田集成服务云平台架构及发展以及《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然后由长安大学的高志亮、崔维庚两位教授从大数据方面介绍了使油田智能化——分别从数据的起源,数据的定义,和从古至今数据的意义以及对数据处理的工作和数字油田的未来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来自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春生教授则从基于大数据的三次采油概述,三次采油跟踪运行业务分析,三次采油跟踪运行与预警系统设计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三次采油跟踪运行与预警系统》。来自我校的陈晓凡教授则从油藏经营管理及其对数字化油田需求,油藏经营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油藏经营管理的数据特点,油藏经营管理中的数据应用这四个方面反思了数字化油田建设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7月22日下午,首先是由我校的程国建教授介绍了计算智能建模及其在石油工程上的应用,然后由远道而来的大庆油田的常天旭先生作《创新思维,科学驱动—庆新油田数字化技术交流报告》。然后由来自长江大学的汤军和朱正平两位教授分别探讨了能源大数据的可持续生态模式以及勘探开发云数据服务平台的研究和实践。然后由来自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李平教授作出《文本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相关问题以及前沿的技术和方法作出报告。最后由我校蒋裕强教授阐述了《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油气地质评价》,蒋教授分别从最开始的想法的提出到油气地质数据的特点和现有的基本地质评价表达方式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油气地质传统分析预测的相关问题以及后面面临的挑战,全面的解释了当下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油气地质评价的优缺点。
7月23日上午,首先是由来自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及西安商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方磊先生介绍了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下的油气田生产作业管理的方面的问题。然后由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副院长杨洋教授从空间数据科学在(油气)管线系统应用实践,空间数据科学在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平台应用实践,空间数据科学在时空统计建模研究与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介绍了空间数据科学的应用及其相关的实践。然后由来自中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的孙旭东先生以及来自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王学军先生分别介绍了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的生态系统建设和勘探开发数据一体化管理实践的相关问题以及现有技术。
最后,闵帆教授也针对与会的主题“能源大数据与油气工业4.0”作出《通过密度聚类主动学习》的报告,闵帆教授主首先从主动学习应用场景向并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决策系统和该系统的问题的定义向与会的所有的朋友介绍了主动学习的相关技术及问题。然后顺理成章抛出了主动学习的一般模式使大家能够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到主动学习。然后闵帆教授通过密度聚类框架主动学习以及相关的实验和具有说明性的例子来阐述了主动学习在智能数字油田中的前景和优势。最后闵帆教授同时也提出了对于主动学习在智能数字油田中的前沿性的工作,主要是从减少时间复杂度,简化参数设置,修改ALEC对成本敏感的主动学习这三个方面和大家作深入的探讨交流。讨论从不同视角,不同应用层面和不同用户几个层面共同分析了闵帆教授提出的几个背景性问题。
闵帆教授报告现场
7月23日下午午,与会的所有的老师们进行了一场自由辩论,然后第四届智能数字油田开放论坛暨iDOF2017年会圆满结束,在与会嘉宾和师生合影留念后,学术论坛正式闭幕。这次的学术会议从各个方面,全面的对智能数字油田的相关技术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前沿的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不同方向电的探讨。也为我国以后在智能数字油田的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张恒汝副教授辩论现场